南国都市报11月21日讯(记者王天宇 文/图)“维修厂喷漆作业产生的刺鼻气味太难闻了,我们都平时都不敢开窗。”近日,家住海口海甸三西路25号沿江花园小区的居民刘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称,他们小区门口有一家名叫海口宗兴汽车维修中心的修理厂,经常进行喷漆作业,散发出来的异味让人难以忍受。对此,记者20日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时,该维修中心的谢老板当着记者的面,将喷漆房设备拆除,并称以后不再经营汽车喷漆业务。
20日上午10时许,记者来到现场发现,这家汽修中心就坐落在沿江花园小区门口的右侧,是由铁皮搭建而成的开放式敞篷。记者发现,该维修中心的招牌上印有“快速补漆”内容。
花园小区的业主介绍,这家汽修中心在这营业有8年多时间了,已经小有规模,每天进进出出的汽车还很多。他常常看到工人在厂棚里给汽车喷漆,每到此时,呛人的漆雾四处弥漫,刺鼻的异味老远就能闻到。之前因为屡遭居民投诉,维修中心在半年前临时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喷漆房,但这也只是装装样子,因封闭不严,每次进行喷漆作业时,仍然会排放出大量的难闻气味。
“该维修中心前几天还在进行喷漆作业,这极度影响到我们小区每个人的身体健康,特别是对紧靠维修中心的D栋、E栋影响最大。”业主张女士说,海口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省会城市,如今又在开展“双创”工作,可他们小区的居民每天却要呼吸有毒气体,这如何是好。
针对此事,该维修中心的谢老板向记者证实,之前确实经营过汽车喷漆业务,但在一个月前小区居民向他们反映此事后,就没有再开展这项业务。“那为何附近居民称前几天仍发现你们这还在进行喷气作业?”记者问。对此,谢老板称,是一位车主自己购买喷漆瓶自己喷漆的,并不是他们工人所为。谢老板叫来一位工作人员当着记者的面,开始拆卸喷漆房内的相关设备。“我们将设备拆除后,打算把这里当成仓库。”谢老板说,之前他们维修中心一直也没有办下来《排放污染物许可证》,加上附近居民的投诉,从今以后他们将不再经营喷漆业务,届时还会将重新制作招牌,去掉招牌上“快速补漆”这一项内容。
当天下午,海口市美兰区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调查此事,工作人员证实该维修中心确实已将喷漆房的相关设备拆除,随后提醒该维修中心负责人以后不要再犯,否则将按相关条例处理。
业内人士介绍,正常的喷漆作业需要在密闭的作业场所进行,并要有环保设备。因为喷漆的颗粒易吸进肺里,危害身体健康,轻者使人出现头痛、头昏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重则对人的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不一样程度的毒害。
原以为是钉子户,可见到记者正常采访都会自拆;原以为是刚开始,谁知却干了8年;海口如此“快速补漆”,到底是谁在装没看见?
有媒体报道,海口海甸三西路25号沿江花园小区,门口有一家名叫海口宗兴汽车维修中心的修理厂,是由铁皮搭建而成的开放式敞篷。该维修中心的招牌上印有“快速补漆”内容,经常进行喷漆作业,散发出来的异味让人难以忍受。当记者实地走访调查时,该维修中心的谢老板当着记者的面,将喷漆房设备拆除,并称以后不再经营汽车喷漆业务。
海口有让人骄傲的好空气,每次都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一。但这对于住在这家快速补漆汽修厂旁边的住户,想呼吸一口好空气也成了奢侈。因为8年来,只要在厂棚里给汽车喷漆,呛人的漆雾四处弥漫,刺鼻的异味老远就能闻到,为此,住户没少投诉。但一个持久战打下来,这家汽修厂居然岿然不动。人们不禁要问,谁在给这家汽修厂背后撑腰?环保部门这些年来睡着了吗?
不过,也有人分析,这家汽修中心背后应该没人当后台的,要不,不会见到记者正常采访都赶紧自拆。谁不知记者既没有行政权,更没有执法权。记者正常采访有如此威慑力,应该说是海口双创的影响力。也许是汽修中心老板自知理亏,也许是后面的保护伞暗中撤退,记者正常采访这才成了自拆的由头。这时候的自拆,是认输纠正,也是撤退自保。环保部门面对快速补漆,还能继续装睡吗?
说环保部门装睡,是因为民间有经验,是装睡的人最难叫醒。这些年来,这家汽修中心始终没办下来《排放污染物许可证》,而且附近居民也一直在投诉,他们只是在半年前临时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喷漆房,装装样子而已。如今,海口双创深入人心,老板继续装样子,大概再也装不下去了。与其继续赖着冒险,不如顺水推舟,于是,记者正常采访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?
果然,老板自拆了,环保局来人了。当天下午,海口市美兰区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调查此事。工作人员证实该维修中心确实已将喷漆房的相关设备拆除,随后提醒该维修中心负责人以后不要再犯,否则将按相关条例处理。这一切就和写好的剧本一样,配合得很到位的。一切都轻描淡写,一切都顺理成章。温馨提示,温柔有加。执法部门和老板之间怎么配合得如此默契?
这些年来,舆论一直呼吁,环保部门应该长牙齿。但海甸岛“快速补漆”能坚持8年,这提醒人们,环保部门不要成为马戏团里老虎,长的牙齿仅仅是为了吃肉,长的牙齿仅仅是为了表演,谁给我肉吃我就给谁演出。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海口还有多少这样的汽修厂,这样的扰民企业又如何到了居民区?自拆之后能否还继续追问,以免此类事再次发生呢?